據廣州專利申請代理了解到,由西南大學薛榮生教授和其團隊研發的“凸輪自適應自動變速輪轂”國際專利技術,日前以“技術使用入門費1200萬元加每臺車銷售提成10元”的價格,轉讓給我國最大的輕型電動車出口公司—雅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這已不是薛榮生團隊第一次用科研成果換回“真金白銀”。自1985年開始“智慧平衡自適應自動變速技術”(即AAT技術)研發以來,已先后有10多家企業向他們購買大小專利80多項,繳納技術使用入門費上億元。
都說高校科研成果轉化難,為何這個團隊例外?在西南大學,記者看到了這樣一幕:
30度的斜坡下,一輛僅載一人的普通電動車將電流加到最大,卻遲遲爬不上去。旁邊,載兩人的智能自適應變速電動車卻輕松地上了坡。
秘密就在后者的后輪輪轂上。這種“凸輪自適應自動變速輪轂”外觀與普通輪轂差不多,但里面大有名堂—據薛榮生介紹,它裝有采用信息和物理技術融合的AAT技術,將中央控制器、電機、凸輪自適應自動變速機構、負荷自適應傳動傳感機構、速度傳感器、制動機構和輪轂等高度集成為一個系統。該系統一方面通過改變動力輸出扭矩方式,將電機的速度降慢3倍、把牽引力放大3倍以上,從而攻克了目前電動車因動力不足、不能爬30度坡這一世界難題;另一方面可根據行駛阻力的變化,感知不同的路況,并將信息“告訴”中央控制器,讓電動車在0.01秒內完成自動換擋變速。此外,與普通車相比,智能自適應變速電動車可節能近30%,成本只有國外同類產品的1/3。
目前,“凸輪自適應自動變速輪轂”核心專利已申請了PCT國際專利。看好其市場前景,雅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從8年前開始跟蹤該項目,并最終斥巨資買下了該專利在電動車領域的海外使用權。公司負責人透露,“預計今年9月,我們采用該技術生產的智能化電動車將大規模出口國外。”
記者還獲悉,早在2010年,上海立馬車業集團有限公司就以同樣的價格,買到了AAT技術在國內電動車領域的專利使用權,并于去年實現了產業化生產。目前,其輕型電動車每臺售價高達8000元,是普通車的兩倍。
“高校普遍存在著專利轉化難,要賣出個好價錢更難?!笔兄R產權局副局長曾學東說,薛榮生團隊從研發一開始就瞄準了市場需求,并注重打通從技術到產品的“最后一公里”,成果轉化也就更容易。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不作為實際操作的法定依據。如有問題或相關需要,請咨詢正穗知識產權。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http://www.235806.com聯系方式: zhengsui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