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國務院法制辦就專利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與現行法律相比,草案強化了對侵權行為的處罰力度。
廣州版權注冊了解到,“中國的強勁增長已經成為歐洲專利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量之一。”3月3日,歐洲專利局在布魯塞爾發布的年度報告中指出,中國再次蟬聯年度專利申請增幅第一的國家,在2015年共向歐洲專利局遞交5721項專利申請,較2014年增長了22.2%。
萌芽于中世紀封建特許權
在封建社會后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導致技術日益商品化,專利制度已經萌芽,其發源地為中世紀的歐洲。當時,各國王室為了鼓勵國內制造業和商業的發展及從國外引進新技術,開始賜予能工巧匠和商人在一定時期內獨家經營或者免稅經營某種新產品、使用某種新技術的特權。
據史料考證,公元10世紀,雅典政府授予一名廚師獨占使用其烹飪方法的特權。1236年,英王亨利三世授予波爾多一名市民制作各色布匹的壟斷權,期限為15年。1331年,英王愛德華三世授予弗萊明人約翰·肯普經營紡織、漂染等技術的壟斷權,1367年又授予兩名鐘表工匠以經營特權。
不過,此時由封建君主授予發明人的特權,不同于現代專利申請授權制度,其旨在使接受者免受封建行會章程的限制,而不是授予進行某種活動獨占權,屬于恩賜性質,且完全受制于君主的好惡,有時真正的發明人不僅得不到獨占權,其利益反而可能受到王室任意頒發的專利的侵犯。
威尼斯產生世界第一部專利法
公元15世紀,地中海沿岸的一些意大利城邦,工商業逐漸繁榮起來,一度成為東西方航海和貿易中心。專利作為一種制度,最早出現于工商業盛極一時的威尼斯共和國。1416年,威尼斯批準了世界上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一件專利。1421年,意大利佛羅倫薩對建筑師布魯內萊斯基發明的“裝有吊機的駁船”授予了3年的壟斷權,這種船能夠在重負荷的情況下在河里有效航行。
1474年,威尼斯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專利法。該法規定:“任何人在本城市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新而精巧的機械裝置,一俟改進完善以便能夠應用和實施,即應向市政機關登記。在10年內沒有得到發明人許可,本城其他任何人不得制造與該裝置相同或相似的產品。如有任何人制造,上述發明人有權在本城市任何機關告發。該機關可以命令侵權者賠償100金幣,并將該裝置立即銷毀……”上述規定雖然比較簡單籠統,但已包含了現代專利法的一些基本因素,如權利主體(發明人)、保護對象(機械裝置)、有效期限(10年)、權利獨占原則、侵權處罰(銷毀并罰款)等,勾勒了現代專利法的基本輪廓。根據此法,1594年著名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發明的揚水灌溉機械,在威尼斯取得了20年的專利權。
隨著英國、法國、荷蘭等國家迅速發展,廣州版權注冊發現世界貿易中心轉移至歐洲大陸。與此同時,囿于行業協會限制、高稅收等制約因素,加之為爭奪地中海貿易控制權一直處于戰爭狀態,威尼斯等意大利城邦的工商業走向衰落,這導致與技術和市場聯系緊密的專利法并未在威尼斯傳承下來并走向現代化。
確立“以公開換保護”原則
到了19世紀中葉,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后,工業和科學技術進步一日千里,國際貿易飛速發展,自由貿易主義興起,以反壟斷之名抨擊專利制度,在歐洲大陸掀起了一場關于專利制度存廢的大論戰。
荷蘭曾于1869年廢除了專利制度,英國、德國、瑞典的專利制度亦遭到嚴重挑戰。此時,有學者提出了專利契約理論,即專利制度類似于國家和發明人之間簽訂的一種契約,發明人將其發明創造一絲不漏地公布于世,國家保障發明人在特定期限內獨占實施的權利;保護期限屆滿,則任何人均可自由使用。發明人依據該契約享有壟斷權而獲取一定的經濟利益,補償其發明創造活動中投入的勞動與金錢成本;社會可通過發明創造的公開取得新知識,促進科學技術的進步。
這種“以公開換保護”的契約精神,反映了專利制度的具體運作機制,在許多國家的專利法中都得到了反映。例如,很多國家的專利法均規定 專利申請 人應當在說明書中清楚、充分地公開發明的實質內容,以使相關技術領域內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施。經過此番挑戰與洗禮后,專利保護制度在世界范圍內迅速普及。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目前實施專利制度的國家和地區已多達188個。
撲克牌專利催生英國《壟斷法》
16世紀中后期,英國工商業發展迅速,工商業主的財富與階級力量發展壯大,工商業階層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秩序、規則以確認其地位,保護其財富和作為有效競爭手段的新技術。他們積極開發引進新技術,并試圖獲得國王授予的專利許可,以壟斷特權作為報酬。這恰好與王室“對新技術授予壟斷特許權以刺激經濟、增加稅收”的政策手段與利益考量非常契合。因此,當時專利特權數量增多,影響力與重要性逐漸增大。但當時的專利授權并無統一標準,被授予專利權的內容亦各不相同,在時間期限、地域范圍及權限等方面差異較大,專利仍是君主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而采取的獎勵措施。
在伊麗莎白女王統治后期,這種特權一度被濫用。據英國專利局提供的數字,1561年到1590年這30年中,伊麗莎白一世共授予了50件專利,涵蓋了包括肥皂、毛料、制鹽、淀粉、造紙、鐵、硫磺等生活必需品。促進技術開發進步的特許權異化為權貴巧取豪奪的工具,物價隨之上漲,民怨沸騰。
17世紀之初,工商業主、商業團體與封建權貴圍繞王室特許權的定義、范圍與效力等問題開展了激烈交鋒。英國國會提交了一份名為“關于通常稱為壟斷的各種專利的普通法解釋”的報告,對專利特許權及權利人進行了猛烈抨擊。迫于議會及輿論壓力,女王宣布改變濫發壟斷專利的做法,允許專利效力接受法院審查。被稱為現代專利制度前導的“達西案”即發生在這個時期。原告達西擁有進口、制造、銷售撲克牌的專利權,倫敦商人艾倫因侵犯該專利權被訴至法院,給法院提供了審查女王專利特許權的契機。歷經三次辯論,通過對專利壟斷、王室特權合理性的全方位審查,1603年法院認為對并非發明創造的已有物品給予專利壟斷違反了普通法,支持了被告。
英王詹姆斯一世繼承伊麗莎白一世的王位后,在議會、司法、商業團體和公眾的壓力下,于1610年宣布廢除先前授予的所有專利的效力。1623年,議會制定了《壟斷法》。該法由著名法學家W·伊諾、Ed·柯克和S·克魯共同起草,出現了限制君主權力干涉、保護私權的理念。
該法規定了對專利技術給予保護的有效期限為14年,授予發明人在本國獨占實施或者制作相應產品的特權,所體現出的對技術合法壟斷、有限保護等原則被諸多國家專利法承襲沿用,且規定專利不得抬高物價、破壞貿易,亦符合現代專利法中專利權人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利益平衡的原則。因此,《壟斷法》被稱為現代專利法的鼻祖,標志著現代專利制度的開端。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不作為實際操作的法定依據。如有問題或相關需要,請咨詢正穗知識產權。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http://www.235806.com聯系方式: zhengsui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