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安徽萬畝超級稻減產絕收新聞被曝光后,事件一直持續發酵,4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稱,農業部否認涉事的“兩優0293”為超級稻品種。而就在前一天,為平息事件,許久不露面的“雜交水稻之父”、隆平高科名譽董事長袁隆平在接受采訪時,仍堅稱“兩優0293”為超級稻,“不能以個別品種出了點問題,就全盤否定超級稻。超級稻是有標準的,國家對產量、米質和抗性都有規定。超級稻對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 事件回顧
2014年10月, 安徽蚌埠市五河縣種植的八千多畝“兩優0293”水稻出現了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除了蚌埠,安慶、合肥、滁州、馬鞍山、淮南等六市種植的“兩優0293”都發生了大面積減產、絕收。
此外,當地農民發現,“兩優0293”內外標簽不一致,外包裝顯示抗性5.6級,即發病率不到25%;然而,打開內包裝,又說明抗性最高9級,“這個數字越低,對稻瘟病的抗性就越強,到9級幾乎沒有抗性”,因此,農民認為隆平高科的種子涉嫌虛假宣傳、刻意隱瞞品種缺陷,招致重大損失。
然而,這并不是“兩優0293”第一次因為抗性差給農民帶來損失。據公開報道顯示,2007年湖北種植的“兩優0293”因不耐高溫,結實率僅為30%;2008年安徽蕪湖種植“兩優0293”,發生大面積白枯葉病;2012年,江蘇境內600畝“兩優0293”感染稻瘟病……
對此,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多次向農業部發出懇請,希望對“兩優0293”審定區域作出調整,包括去年12月出具的一份報告稱:“因‘兩優0293’雜交水稻品種高感稻瘟病的弱點,在今年極端氣候下,給我省的種植農戶造成了很大損失,建議該品種適宜種植區中不再包含我省。”——這意味著一家省級農業監管單位對超級稻明星品種下“逐客令”。
對此,隆平高科回應稱:“兩優0293”是10年前育成,推廣這么多年,品種有可能退化,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種也有變化,如果生產上不注意,在氣候特殊的年份,是可能出問題的,這次在安徽出了點小問題,不能說超級稻都有問題。
厘清概念
什么是超級稻?
超級稻的提法最早源于日本,1981年日本是為了“feeding animals”(喂牲口),開發具有高產能力的“飼料稻”,因此只注重水稻產量而忽視質量。2013年,日本超級稻的產量為11萬噸,全部用于動物飼料。
小知查看百度獲悉,“超級水稻通常是指在產量、米質、抗性等方面顯著超過現有水稻品種的水稻”。我國在1996年提出超級水稻計劃,由袁隆平主持。19年來,超級稻試驗產量高歌猛進。2014年10月,第四期中國超級稻創造了畝產1026.7公斤的實驗新紀錄,袁隆平宣布:“這標志著我國雜交水稻技術研究遙遙領先世界。”
然而,實際上,我國水稻平均畝產量僅為447.8公斤,與1000公斤的試驗水平相距甚遠。此次,安徽種植“兩優0293”出現大面積絕收,再度引發人們對于中國超級稻“到底超級不超級”的追問。
超級稻如何認定?
此次涉事的“兩優0293”無論在商業推廣還是學術研究上,都被認定為超級稻,但農業部于三天前公開否認“兩優0293”為超級稻,那么超級稻的命名權到底掌握在誰的手里?
據農業部2008年發布的《超級稻品種確認辦法》中“超級稻品種審核與確認”的規定,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申請確認為“超級稻”品種的材料進行審核,并將審核通過的申請確認“超級稻”的品種材料,統一報送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然后,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和種植業管理司聯合組織專家,對上述材料進行書面評審,達到超級稻主要指標要求并經專家評審通過的品種方確認為新增超級稻品種。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不作為實際操作的法定依據。如有問題或相關需要,請咨詢正穗知識產權。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http://www.235806.com聯系方式: zhengsui888@163.com